为进一步推动化学学科内涵式发展,加快化学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的申报工作进程,2025年4月21日下午,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在大学城校区生化楼113会议室召开“化学学科发展研讨会”。会议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景虹,香港理工大学理学院院长、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黄维扬两位国际知名专家莅临指导。广州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唐春明教授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李卓勇主持,学院领导班子、学术委员会成员、系主任及全体专任教师到会参与。

研讨会于下午13:30正式开始。李卓勇书记简要介绍了两位特邀专家的学术成就与国际影响力,并代表学院对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唐春明教授代表学校致辞,指出博士点申报是学校“双一流”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完善的重要任务。广州大学历来高度重视基础学科发展,化学学科作为基础理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研究、交叉创新、工程转化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唐院长表示,希望通过本次会议,凝聚专家智慧,优化发展思路,为博士点申报注入强劲动力。
随后化学化工学院院长韩冬雪教授作题为《广州大学化学学科发展介绍》的专题汇报。报告围绕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平台构建、人才培养成效、社会服务贡献和博士点申报筹备等方面,系统梳理了学科近年来的主要进展。韩院长指出,目前化学学科已构建起以分析检测、光电功能材料、能源催化化学为代表的多元协同发展格局,依托国家级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初步形成从基础研究到技术转化的完整创新链条,具备扎实的博士层次人才培养基础,正全力以赴推进博士学位授权点的申报与建设工作。

在“学科发展研讨与专家建议”环节中,李景虹院士结合其长期在清华大学参与博士点管理和研究生教育的实践经验,从博士点建设标准、师资队伍梯队、学科方向凝练、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指导。他指出,博士点建设不仅是一项申报工作,更是对学科实力、组织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综合考量。广州大学化学学科特色鲜明、平台完善、人才充实,具备设立博士点的坚实基础,应进一步加强高水平成果积累、提升学术影响力、增强交叉协同创新能力。黄维扬教授则以“国际视野下的博士学科建设”为主题,结合香港高校博士点申报与评估的先进经验,提出要注重国际合作机制的建立,提升研究成果的全球传播力,构建开放、共享、协同的科研育人平台。他指出,广州大学化学学科在光电材料、有机金属功能体系等方向上已有良好积累,建议依托湾区地缘优势,加快建设具有区域引领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除建设性建议外,两位专家还分别作专题学术报告。李景虹院士带来《面向生命健康的智能生物分析化学》,展示其团队在生物分析传感、纳米探针开发及健康诊断中的前沿成果;黄维扬教授以《Photofunctional Organometallic Materials for Solar Energy Conversion》为题,系统阐述金属有机材料在能源转化中的设计策略与应用拓展,激发了在场师生的浓厚兴趣与热烈讨论。
本次研讨会内容丰富、交流深入,不仅为广州大学化学学科博士点申报工作提供了专业指导,也为学院在新时代背景下推进高质量发展明确了目标和方向。学院将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聚焦优势、补齐短板、对标一流,持续加强内涵建设和协同创新,力争早日实现博士点建设的历史性突破,为区域产业升级和国家科技创新贡献“化学力量”。